首页 快讯内容详情
外媒文章:日本抗震建筑技术领先世界

外媒文章:日本抗震建筑技术领先世界

分类:快讯

标签: # 足球免费贴士网

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工具

点击直达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据法国《十字架》报网站2月14日报道,日本对地震习以为常,在抗震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它的建筑标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格的,经常修订,并对建筑物进行翻修,以应对该国无处不在的风险。

自2月6日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地震造成大量伤亡以来,提出了建筑物脆弱性的问题。猛烈的地震摧毁了国界两侧的建筑,提醒人们遵守建筑标准的重要性,就像日本模式那样。

日本对地震习以为常,在抗震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尽管地理位置不利,但日本的大部分建筑都能承受强烈的震动:日本群岛处于四个构造板块的俯冲带,地震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都多。

虽然日本的抗震知识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但对抗震科学的研究始于一百年前,也就是1923年东京地区地震造成超过10万人死亡之后。绝大多数的西式砖房和传统木屋都被地震摧毁了。第二年,立法规定在设计和建造新建筑物时应考虑的抗震标准。这是世界首例。

该国现行的抗震标准是由1950年的一项法律确定的,这项经常修订的法律要求建筑商采用抗震结构。这些措施逐渐严格起来,以确保越来越高的建筑物能够承受任何时候都可能袭击日本的强震。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2月13日发表题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走入搜索引擎——你能相信这些结果吗?》的文章,作者是克里斯·斯托克尔-沃克,文章编译如下:

在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其惊人的像人类一样写作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令世界惊叹数月后,人工智能正在走入互联网搜索领域。

全球三大搜索引擎——谷歌、必应和百度——上周表示,它们将把ChatGPT或类似的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搜索产品中,让人们能够直接获得答案或参与对话,而不仅仅是在输入单词或问题后收到一长串网页链接。这将如何改变人们与搜索引擎之间的关系?这种人机互动形式是否存在风险?

微软公司的搜索引擎必应使用的技术与ChatGPT相同,后者是由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开发的。但这三家公司都在使用大型语言模型(LLM)。LLM通过呼应它们在大型数据库中遇到的文本的统计模式来创造令人信服的句子。谷歌于2月6日宣布的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巴德”目前正由一小群测试人员使用。微软的版本现已广泛推出,尽管在不受限的访问方面仍需等待。百度将于3月份推出“文心一言”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1日报道,mRNA将用于治疗癌症。

利用在新冠疫苗中实用化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研发癌症治疗药物的动向非常活跃。走在前面的是研发出新冠疫苗的海外企业,美国莫德纳公司计划在2023年内进行最后阶段的临床试验,德国百欧恩泰公司则考虑在日本等地进行临床试验。

各企业研发的是,可生成癌症标志物蛋白质“抗原”片段的mRNA。当mRNA被导入人体,免疫系统会记住抗原并攻击癌细胞。通过这一反应进行治疗。

莫德纳正在与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合作开发新药,目标是最早在2025年实现实用化,并计划在2023年开始最终阶段的临床试验。目标是开发一种“个性化癌症疫苗”,根据每个患者癌细胞特征研制药物。

相当于中间阶段的二期临床试验对象是,约150名接受了手术治疗的三期和四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与仅接受现有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默克公司现有药物帕博利珠单抗与癌症疫苗联合治疗的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4%。

莫德纳首席执行官斯特凡纳·邦塞尔表示“结果超出预期”。基于二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公司计划面向更多类型癌症进行临床试验,也正探讨在日本进行临床试验。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月12日刊登题为《真有一见钟情吗?》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在新恋情的兴奋中,人们或许很容易相信,两个陌生人可以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坠入爱河。但是真有一见钟情吗?

从生理上来说,有很多过程会让恋爱的初期阶段感觉像爱,这包括荷尔蒙的涌入、以及大脑中与上瘾行为相关的区域被激活。

然而,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一见钟情只关乎性欲,而真正的爱要在伴侣关系建立之后才会到来。

那么,什么是爱呢?除了哈达威那首高居榜首的歌曲《爱是什么》外,对爱还有一些不同的定义。根据韦氏词典,爱是“一种亲属关系或个人纽带带来的对另一个人的强烈情感”,而拉特格斯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团队认为,爱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性欲、吸引和依恋。

2016年《印度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的一篇综述说,吸引、性欲和依恋相互联系,并会彼此强化。然而,研究人员在综述中写道,它们是大脑中不同的过程,“每个过程都有着它自己的神经递质和回路”。睾丸素和雌激素(受大脑中控制情绪的区域杏仁核操纵)会影响性欲,吸引则由应激和奖励中心(伏隔核和腹侧被盖区)决定。当一个人感觉被某人吸引时,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都在发挥作用。当涉及到依恋时,催产素和血管升压素占主导地位。

参考消息网2月16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4日报道,粒子线癌症治疗技术正走向成熟。

“副作用少,好在接受了这一治疗。”住在兵库县的佐佐木加世子(化名,70多岁)2019年被诊断患上口腔癌。手术不能完全摘除肿瘤,虽进行了抗癌药治疗,但之后复发。佐佐木无法摄入足够的食物,身体状况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主治医生推荐的是“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

2022年1月,佐佐木在关西BNCT共同医疗中心(位于大阪府高槻市)接受治疗,两三个月后肿瘤消失。之后没有复发,继续随访观察。食欲恢复后的她笑着说:“正努力进行康复训练,通过走路提高体力。”

BNCT是源自日本、领先世界的粒子线治疗技术。利用癌细胞吸收硼的特性,硼与中子之间的核反应会破坏癌细胞。治疗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基本上一次即可完成。

由于疗效高、患者负担轻,BNCT作为继传统手术、放射治疗、抗癌药物、免疫疗法之后治疗癌症的“第五选择”而受到关注。近年来,美国、英国和阿根廷等国推进研发,不少国家也决定引进日本的BNCT系统。

然而,实用化之路并不平坦。BNCT最初是利用核反应堆生成中子。核反应堆主要应用于核物理学。

参考消息网2月16日报道 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2月11日报道,人工智能领域的战争将一些新玩家引入了微软的ChatGPT、谷歌的“巴德”、苹果的Siri和亚马逊的“亚历克萨”等重量级选手的行列。它们将与格洛班特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可能会是在春季开始时)推出的人工智能助手展开竞争。

这个人工智能助手就是“GeneXus Next”。它是在格洛班特公司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上创建的,采用了能够提高软件构建自动化的技术(大型语言模型LLM)。除其他优点外,格洛班特公司的这个平台将能够“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创建和维护商业软件解决方案,并集成多层次的文本、视频、音频和图像。

该公司消息人士介绍说,GeneXus Next可以帮助用户使用自然语言作为每个文件的通用输入方式。该操作类似于ChatGPT和“巴德”的人工智能,因为GeneXus Next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指令“创建复杂的商业任务流量或进行数据建模,使用草图图像生成完全交互的用户界面或使用音频指令实现系统功能”。

格洛班特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丁·米戈亚表示,他的公司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处于人工智能行业的前沿。米戈亚说:“凭借GeneXus Next,我们将继续革新这个行业,使企业更容易构建数字产品并重塑它们的业务以实现持续增长。”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据法新社联合国2月14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当天警告称,气候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圣经》规模”的大迁徙,并呼吁填补国际法中的“漏洞”,特别是难民法。

古特雷斯对联合国安理会说:“对于生活在低洼沿海地区的近9亿人——地球上每10人当中就有1人——来说,危险尤其严重。”

他补充道:“生活在低洼地区的群体和一些国家整体可能会永远消失。”“我们或将见证整个人口的大批迁徙,规模如《圣经》中那样。”

一些人口稀少的小岛国可能会完全消失,然而,由冰川消融、升温后的海洋扩张以及如今的主要问题冰盖融化引发的海平面升高所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

“无论发生哪种情景,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和荷兰等国家都会面临风险。”古特雷斯坚持强调。

他说:“所有大陆上的特大城市将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开罗、拉各斯、马普托、曼谷、达卡、雅加达、孟买、上海、哥本哈根、伦敦、洛杉矶、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地亚哥。”

报道称,除了部分地区被淹没以外,水面升高还将伴随暴风雨和海浪灾害的大量增多:水和土地将被盐所污染,导致一些地区还不等被大水淹没,就已经不宜居住了。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2月12日刊登题为《AI的目标是取得超越诺贝尔奖的科学发现》的文章,内容编译如下:

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飞速进步。能画出内行级别的插图,能撰写大学的课题报告。甚至科研人员已经开始挑战制造可用于研发活动的AI。就像由苹果掉落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通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等地的旅行提出进化论学说的达尔文一样,AI的目标是成为划时代的科学巨人。

目前的主流AI能够进行以脑神经回路为模型的“深层学习”。按照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创新智能综合研究中心主任杉山将对现状的解读:“以往的AI如果学习到的数据较少或是质量不高,就不会具备良好的性能。不过近来已经来到能够突破这一壁垒的阶段了。”

英国深层思维公司曾因推出战胜过顶尖围棋选手的“阿尔法围棋”一战成名,在科研用AI的研究领域该公司也走在了前面。比如瞄准数学应用推出的“Alpha Tensor”将一直以来需要相乘80次的矩阵计算降至76次,找到了更优的相乘次数,相关成果也已经发表在2022年出版的英国《自然》周刊上。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30日刊登题为《宇宙温度略高于应有水平,这可能归咎于“暗光子”》的文章,作者是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教授保罗·萨特,内容编译如下:

新研究声称,星系际云的温度略高于应有水平,被称为“暗光子”的理论上的粒子可以解释这一点。

观测结果显示,我们宇宙中的星系际气体的温度略高于应有水平。最近,一个天体物理学家团队利用复杂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一个激进的答案:一种被称为“暗光子”的奇特暗物质可能正在使这个地方升温。

这些奇特粒子将会是正常物质不会经历的一种新的、自然界第五种力的载体,但这些暗光子间或可以改变它们的身份,成为普通光子,从而提供热源。

我们可以利用所谓的“莱曼α森林”观测星系际气体,从而发现这样的暗光子。当我们观测一个像类星体(由遥远星系中心的黑洞驱动的发光天体)那样的遥远明亮天体发出的光时,来自这个遥远天体的本该平稳连续的光谱中会存在一系列缺口。

原因如下:这种光必须通过数十亿光年的气体过滤才能到达我们这里。偶尔,这种光会穿过相对稠密的中性氢团。中性氢是一种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的氢,会扩散到宇宙各处的气体云中。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据阿联酋《国民报》、俄罗斯卫星社网站2月15日报道,推特公司CEO埃隆·马斯克当天在迪拜世界政府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言时称,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已经变得多么先进,但各国政府也许应该替人工智能踩下刹车,以使其处于安全的监管之下。

马斯克说:“我们应该大力关注人工智能……ChatGPT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已经变得多么先进。它变得如此先进已有一段时间了,只是没有一个大多数人都能接触到的用户界面……即将出现先进得多的版本。”

他表示:“坦率地说,我们应该监管人工智能安全问题。如果想想任何会给人类带来潜在风险的技术——飞机、汽车或药品,我们都设立了监管机构来监管公共安全。”“因此,我们也应该对人工智能进行类似监管——我认为,这其实比汽车、飞机或药品风险更大。”

马斯克说,人工智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的前景是巨大的,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危险。“以核电为例。我们有核能生产,但也有核弹。”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你能在火星上活下来吗?一个新数学模型给出答案。

外层空间是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在其中,因为没有地球磁场的保护,宇宙辐射和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会影响到我们。此外,长时间待在零重力环境中也会对人体造成影响。由于会出现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等问题,在国际空间站长时间停留的宇航员返回地球后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康复疗养。

因此当我们计划将人类送上火星时,必须考虑飞往火星的7个多月旅程对宇航员的身体会造成何种影响。从国际空间站获得的经验对我们帮助很大,现在我们对长期在太空逗留对人体的影响有了更好的了解。但即便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是拥有地球磁场的保护。

在许多情况下,当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逗留6个多月后返回地球时,他们几乎无法行走或站立超过几分钟,因为他们的身体已经失去了正常承受地球重力的能力。当第一批人类到访火星时,他们可能会面临类似问题,尽管火星的重力约是地球的三分之一。一个极大的困难是火星上没有医疗团队为第一批登陆者提供支持。因此,找到方法以将这种旅行对宇航员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至关重要。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据美国《科学日报》网站近日报道,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当航天器进入非常靠近太阳的水星轨道内,研究航天器上的原子钟或许是揭开暗物质性质的诀窍。

报道说,暗物质占宇宙质量的80%以上。尽管经过数十年的实验,迄今为止仍然未能在地球上发现暗物质。搜索暗物质的要素之一是对暗物质局地密度作出假设,这决定了在给定时间内经过探测器的暗物质粒子数量,从而决定了实验敏感度。在某些模型中,这种密度可能比通常假设的高出许多,而且某些区域的暗物质与其他区域相比更加密集。

其中一类重要实验使用的是原子或原子核,因为它们对暗物质信号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敏感度。部分原因在于,当暗物质粒子质量非常小时,会引起自然常数的振荡。这些振荡,比如出现在电子质量或电磁力相互作用的强度中,会以可预测的方式改变原子和原子核的跃迁能量。

日本卡弗里数物联携宇宙研究所项目研究员乔舒亚·伊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博士研究员蔡育岱和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玛丽安娜·萨夫罗诺娃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这些振荡信号中看到了潜力。他们声称,在太阳系的一个特定区域,即水星轨道和太阳之间,暗物质的密度可能极大,这意味着对振荡信号异常敏感。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据德国《商报》网站2月11日报道,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接受德国《商报》总编辑塞巴斯蒂安·马特斯采访时,谈到了人工智能、能源以及下一波迫在眉睫的危机。

塞巴斯蒂安·马特斯问:盖茨先生,您关心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包括病毒大流行、饥荒和气候危机。让我们从展望未来开始:10年或15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比尔·盖茨答:总体而言,人们会过得更好。我们将在抗击癌症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婴儿死亡率将降低,人们的寿命将延长。

问:鉴于目前许多重大危机同时发生,许多人不太可能像您那样乐观。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欧洲战争,我们正处于能源危机之中,我们正在目睹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后果。

答:所有这些都是重大挫折。我们还将在未来几年看到气候危机的致命后果。国际社会必须能够同时解决多个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仍然认为,在10年或20年后出生仍然比现在出生更好。这是因为许多领域的创新速度都在加快。

拥抱人工智能

问:今年年初,世界上的权势人物再次聚首达沃斯,共谋未来。那涉及气候危机的后果。但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的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软件可以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编写文本、诗歌甚至程序代码,至少得到了同样深入地讨论。微软已向该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技术辩护者现在说这种形式的人工智能与电的发现一样重要。他们正确吗?

 当前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